標題:
感受大自然 微距昆蟲攝影技巧談
[打印本頁]
作者:
jennieuilar0311
時間:
2010-10-9 20:11
標題:
感受大自然 微距昆蟲攝影技巧談
微距攝影是指拍攝出來的圖像大小比實物的原始大小要大的攝影方式,一般兩者之間的比例都大於1:1。要做到真正的微距拍攝,鏡頭同圖像之間的距離要比鏡頭同實物之間的距離重要得多,對於光學相機來說,微距攝影一般都要採用專業的附件來實現,例如放大器等來對實物進行放大。
微距昆蟲攝影需要更多的技巧與參於性,過程亦有趣得多。比如你能看到像轟炸機一樣的蜻蜒暴動如何捕食的;在草叢中纏綿浪漫的蝴蝶怎樣交配的;花從中穿梭忙碌的蜜蜂是如何採集花粉的。在陽光下,你可看到昆蟲身上發出金屬一般的光澤,或如燃燒的火焰。大自然神奇而美麗,每時每刻都在上演感人的故事,描繪著美麗的瞬間,拍攝昆蟲是接近自然的絕佳途徑,在鏡頭中感悟生命的真諦與動人應該是昆蟲攝影帶給我的最大收穫與滿足。
一、微距昆蟲攝影的數碼器材
用數碼相機拍攝昆蟲相對於用傳統相機有幾個明顯優勢:因為這種微距攝影的主體是動態的昆蟲,成功率較低,數碼相機的低成本優勢突現;現在的民用數碼相機很多都有微攝功能,比起傳統攝影要通過加裝近攝鏡、接圈才能實現顯得簡單而方便;傳統相機在微距攝影中講究放大倍率,而在數碼相機中我認為是否有足夠大的像素則是關鍵。
一般認為昆蟲攝影的適合距離大概是30cm-120cm,這主要源於昆蟲的警戒性。所以長焦在這種環境下拍攝是很重要的。而現在市面出售的數碼單反相機都具有拍攝微距的功能,如SONY H系列的H9或者H50。
這種微距攝影我們很多時候都需要進行圖像的裁切,所以有足夠大的像素也是至關重要的。還有一點,昆蟲攝影通常都在野外進行,很多時候都不允許使用三腳架,而長焦的使用必然要求較長的快門時間,因此選擇具有IS(防抖動系統)功能的數碼相機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微距昆蟲攝影的常用技巧
微距昆蟲攝影成功的關鍵是主體的高清晰,而這也是最大的難點。主要是關係到對焦的問題,我的經驗:在微距攝影中相機的自動對焦幾乎是不可信賴的,所以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學會熟練地使用自己手上數碼的手動對焦。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民用數碼相機而言,手動對焦都非常彆扭,要做好這第一步也是要花時間去累積經驗的,只有這樣你才有機會在捕捉精彩鏡頭時觸變不驚。
對焦時焦點的選擇應該落在昆蟲的眼睛上,因為你是在進行微距攝影,這一點非常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結合昆蟲頭部的點測光,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照片都是這樣完成的。在日常的攝影中,我們通常會使用鎖定對焦,然後平移相機重新構圖的辦法,但在微距攝影中即使極少的位移都可能造成失焦,導致整幅照片的失敗,因此能避免則避免。我有過太多的失敗個案,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寧願採取後期裁切的方法。
民用數碼相機幾乎都沒有真正的光學單反,電子取鏡器受分辨率的限制,經常會騙過你的眼睛。因此,如果你瞄準的「昆蟲朋友」樂於配合的話,一定要充分利用機會,盡量多拍幾張。
為了突出主體,虛化雜亂的背景,使用大光圈與高倍變焦是通常的做法。至於曝光補償、使用閃光燈等技巧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再詳談。
三、昆蟲攝影最佳的時機
經常有朋友問我是怎樣找到這麼多昆蟲的,根據經驗,在盛夏天,雨過天晴後是昆蟲的活動高峰,而且這個時候由於翅膀沾有雨水的緣故,小昆蟲的活動頻率明顯減慢,加上光線條件理想,實在是拍攝的最佳時機。
有些昆蟲攝影的專家認為,早上太陽初升的時候也是一個理想時機,根據是經過長夜,昆蟲的體溫開始回升,一般都出來活動了,早晨的露水又減緩了它們的活動。早上斜射的陽光對於攝影家來說是一種出彩的光線。只是在弱光條件下,民用數碼相機難以有上佳表現,數碼相機在強光下,大光圈高快門的條件中表現高飽和度、高清晰度才是強項。
還有朋友說,昆蟲我也想拍啊,只是每次我還沒有接近,它就飛了。昆蟲攝影中耐心運跟運氣同樣重要,花了一個下午時間卻一無所獲是常有的事。其實只要不是受到過分的驚嚇,要接近她們也不是一件難事。我有段時間經常去拍蝴蝶,蝴蝶在花叢中飛舞,每朵花上都只作片刻的停留。但我發現她們還是有一定的活動軌跡的,於是就採取守株待兔的方法,預先對著一朵花做好對焦與測光,獵物進入射程馬上開火。非常遺憾,我非蝴蝶,結果往往是空等。
再給大家兩個特別提示:昆蟲交配時纏綿得很,常常是趕也趕不跑的,要拍下這浪漫的一刻可是一點都不難的;昆蟲中要數蜻蜓。
最容易拍了,她的警戒性不高,這裡引用一位網友的話,「一隻健康快樂蜻蜓剛停在草葉上準備休息的時候,翅膀是非常工整地平展在背上的,如果它感到安全和舒適,就會放鬆肌肉,讓翅膀再向下耷拉一個小小的角度」。遇上這個時機,就是拍攝蜻蜓的最好時機,只要你慢慢靠近它,一定會有收穫的。
歡迎光臨 E時代 電子資訊論壇 (http://satob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