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分析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我選取用作分析的版本是Mercury Antal Dorati指揮 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的 版本,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版本。當然,我也喜歡RCA Eugene Ormandy指揮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的版本,為甚麼我沒選近期很多網友買了的Telarc版本?很簡單, 我認為這版本不理想。(劉漢盛的信徒別罵我,也許你們看了劉老總的推介已買了張 Telarc的版本),由於每個版本的演繹都稍有不同,請自行調節(例如,我說甚麼時 候聽到某些樂器,你在家聆聽時發覺時間可能早了或晚了出現,並不是你的音響有問 題,也許只是我們聽的唱片版本不同而矣。),還有,聽之前找一張管弦樂團排位的 圖看看,用來瞭解樂器的定位。

分析部分我根據楊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賞》(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來寫,這是 權威版本,國內和臺灣好多評論都是根據這書寫(偷)的(香港例外,我們的唱片評 論員有極豐富的想像力,他們會胡亂創作和胡說八道,他們有足夠的無知和失實,因 此,讓香港人有足夠的材料被人取笑)。如果你習慣看字典一般厚的書,你可以買下 來(兩本字典),如果你怕大書,楊民望有一本《交響樂欣賞入門》(上海譯文出版 社出版),是前書的節本。

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古典音樂的入門朋友,故此我盡可能不使用音響用語,實在 不能不用時,請網友見諒,這些術語並不難理解。希望完全不懂古典音樂的朋友查查 書籍,再不然運用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吧,寫得不夠專業和準確的地方,也請方家雅正 和見諒。(唉!免費午餐,寫得唔好都不要罵我!)

樂曲從一段遼闊的慢引子開始: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個聲部的方式(每 個聲部兩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贊美詩《主啊,拯救你的子民》(臺灣譯為《天主佑 民》)的旋律,它那安詳的步伐象徵著俄羅斯人民和平與安寧的生活。到了 (1:18)左右,這個主題加入木管樂器,音響莊嚴、宏偉而有力。

緊張的氣氛在增長著,隨著(1:53)左右的一聲定音鼓,你會聽到低聲部出現 一種驚惶不安的節奏,它帶來騷亂而激動的情緒,象徵法軍的入侵已打破俄羅斯人民 安寧的生活。這時你可以聽到一個音調柔和動人、如泣如訴的主題在雙簧管、長笛、 單簧管和大管(2:46)聲部輪流傳遞。(2:53)和(3:01)左右,你會聽到鼓鈸 對擊的聲音,音樂的速度開始不斷地加快,音響也不斷地增強,音樂進入一個小高 潮。

在(3:12)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緒被一個描繪徵集俄羅斯軍隊的插段所代替, 你會聽到急促的軍鼓聲(3:26),在小軍鼓背景的襯托下,木管樂器和法國號奏出 一個號召性的合奏主題,這個主題經過幾次反復,隨後是一個短暫的休止(4:25) 左右,音樂轉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這時的音樂和前一段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音樂的速度極快,開始描寫兩軍 決戰的場面,從這主題特意加強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彿可以聽到劍擊聲和馬蹄聲似 的。當這個主題逐漸遍傳整個樂隊並發展到最高潮時,在(5:02)左右你會聽到擊 鼓聲,到了(5:08)左右,法國號和短號相繼奏出《馬賽曲》,它的反復呈現用以 作為法國軍隊侵入俄國的象徵。

兩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錯後逐漸舒緩下來(6:04),接著出現的是同《馬賽 曲》主題相異的兩個俄羅斯風格主題。(6:20)出現一支流暢、遼闊的俄羅斯民 歌,訴說著俄羅斯人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以及他們不畏強暴、準備給予來犯的敵人 迎頭痛擊的決心。留意這時樂團打三角鐵的聲音,你應該聽到足夠的泛音,如果你只 能聽到暗啞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錄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勁。

另一個在(7:35)出現的主題是俄羅斯婚禮歌曲《在大門旁》,先由長笛和單 簧管奏出,具有一種熱情的特性,在(7:53)左右你會聽到鈴鼓的聲音,它應該是 澄清的。這投歌曲充分表現出俄羅斯人民即使在危難時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氣和肯 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羅斯旋律一樣,舒緩了緊張的戰鬥情緒。

隨後一段(8:36)又是會戰場面的描繪,音樂顯示新一輪的搏鬥,銅管樂器和 弦樂器錯綜交織,打擊樂器象徵刀光劍影的搏鬥,(9:08)開始,你會聽到多次擊 鼓和擊鈸的聲音,而《馬賽曲》在後期會漸次減弱並逐漸消失,它的片斷只是加快了 速度,時斷時續,後來在低音弦樂器的陰沉音調襯托下轉入低音區(大管、低音長號 和大號)。

(10:06)又出現我們熟知的兩個俄羅斯風格的主題,留意三角鐵的聲音。這段 再一次強調俄羅斯人民對入侵的敵人的勝利。(10:52)左右你會再聽到熟悉的俄羅 斯民歌。緊接在《馬賽曲》(11:13)主題之後,樂聲的速度加快和加強,到了 (11:47)出現第一聲炮響,接連出現五下炮聲,音樂轉入暴風驟雨般的下行樂句, 至(12:36)停止,描繪最後的搏鬥和敵軍的潰逃,形象鮮明、逼真。

(12:37)左右,進入樂曲的尾聲,從引子的贊美歌調主題開始,這時候,整個 樂隊和臨時添加進來的管樂隊以雷霆萬鈞之勢莊嚴而宏偉地奏出,你會聽到加入來的 鐘聲,由於結合著管鐘的特別新穎的色彩,顯得更加威武堂堂,成為一首輝煌的勝利 頌歌,象徵著鬥爭的光榮結局。但是這首贊美詩的有力陳述屢次被會戰主題的一些急 速的樂句所打斷(13:40),這些音階式樂句的重現,使人們又回想起過去同敵人的 搏鬥。

最後,一個莊重而有力的主題響起來了,這就是格林卡的歌劇《伊凡‧蘇薩寧》 的終場合唱《光榮頌》的主題,(13:52)左右,配合十一響炮聲和教堂響起的鐘 聲,它是俄羅斯人民最後勝利的宣告,整個樂曲就以這凱旋的歡樂頌歌作為結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