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曝光時間

  成像的銳利度,很大程度取決於機身在拍攝的瞬間是否穩定。對於長焦鏡來說,哪怕是極微小的晃動都會被鏡頭放大到無法接受的程度。而廣角鏡頭的拍攝就相對輕鬆得多。

  很多攝影師都聽過這樣一個經驗公式,在手持拍攝時,曝光時間應該小於焦距的倒數。比如使用200毫米的鏡頭,曝光時間就不應大於1/200秒,這樣才能得到精確成像的照片。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條來源於膠片時代的公式,在數碼時代是否依然適用?如果你使用18毫米焦距的Nikkor鏡頭,轉換倍率1.5,那麼,最低曝光時間到底是1/18秒,還是1/24秒?還有,「曝光時間<1/焦距」這個公式的經驗性實在太強。為什麼正好是倒數,而不是0.864/焦距,也不是1.127/焦距?為什麼正好就是1?除了焦距之外,曝光時間肯定還和許多其它參數相關。比如機身和鏡頭的重量,太輕了肯定發抖,太重了也不一定拿得住。如果使用尼康的VR或是佳能IS,甚至4/3系統的MEGA O.I.S鏡頭,手持拍攝的效果肯定會更好。甚至,最佳曝光時間肯定和攝影師的上半身肌肉是否強壯有極大的關係。一個強壯如施瓦辛格的攝影師,手臂的穩定度肯定強於不足十歲的孩子。

  事實上,作為一個經驗公式,「曝光時間<1/焦距」的意義僅僅在於說明焦距和最佳曝光時間的負相關關係。從三角學的角度講,由於手抖造成的相機的角運動,將依鏡頭焦距長度反映為被攝物體的平面運動。同樣是手抖一下,對14mm鏡頭的影響就比200mm鏡頭小得多。這也就是為什麼沒有廠家生產帶防抖功能的廣角鏡的原因。

  看到這裡,有的朋友可能會認為,在使用相同焦距的鏡頭時,數碼相機的穩定度應該高於膠片相機。如前所述,數碼相機的感應元件面積通常小於標準35毫米膠片,模糊圈也小於膠片。同樣的抖動範圍,在底片上可能難以辨認,如果在CCD/CMOS上,就可能毀滅你整天的勞動成果。

  但是且慢,要拍攝同樣的照片,數碼相機的鏡頭焦距不是應該短一些嗎?焦距的縮短,同樣會增加最小曝光時間值。不妨用前文的例子分析一下。35mm底片的模糊圈為0.03mm,一台係數為1.5的尼康D2x的模糊圈為0.02mm,膠片相機使用300mm鏡頭,D2x使用200mm鏡頭。在同一個地點拍攝的話,得到的畫面是相同的。此時,兩個係數相互抵消。

  因此在曝光時間方面,你只需要關心數碼相機「相當於35毫米」的等值焦距。或者乾脆圖個放心,使用三腳架。當然,如果你對自己的二頭肌相當自信,願意向經典公式發起挑戰,那也隨便你。
返回列表